又闻六月麦香时
陕西省大荔县检察院 李大跃
今年是我到陕西省大荔县人民检察院工作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了,光阴冉冉,沧海桑田,时间飞速的流失,几十年的脚步瞬间逝去,然而,近30多年的检察经历,我见证了我们检察事业的发展与变化,也记载着我检察人生光荣与骄傲,清苦与艰辛,过去那些年的一幕幕往事,无时不浮现在我的眼前……
“咕咕咕咕……片黄片割”、“咕咕咕咕……片黄片割”,这一声声熟悉的布谷鸟鸣,把时间带回到我幼小的童年,带回到那80、90年代的6月份。记得小时候我在农村老家时,每当季节一进入6月,只要乡间野外那清脆悦耳的布谷鸟声叫起时,就像战场上召唤战士冲锋的号声,即刻把广大农民带入到紧张、繁忙、劳累的三夏中。你看此时农村的集贸市场上人头攥动,男女老幼汗流夹背地在熙熙嚷嚷的人群里挤来挤去,街道旁的路牙上磨镰的磨镰,买杈的买杈,油糕摊、凉粉摊、蔬菜摊周围围满了双手举钱的购买着;一摞摞编织的草帽,一捆捆锃亮的镰刀,不一会就被众人抢购一空,狭窄狭窄的街道上空气浑浊,蚊蝇乱飞,那地摊上的货物乱七八糟堆放在路边,搞价声,叫买声及小孩的哭闹声不绝于耳,集市上一片吵杂、热闹、繁忙景象。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懂的问祖母为什么家家户户的人们要在这个时候格外忙碌呢?对于我的提问,祖母总会用慈祥的眼神看着我、并会意味深情地告诉我;“好娃哩!地里的麦子熟了,布谷鸟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误了农时,它敦促人们赶快去收割,熟一片割一片,麦黄不等人啊!”奥,是这样,难怪布谷鸟一声声地鸣叫,原来它是在用它那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呼唤人们啊!
站在村外的地边放眼望去,晴空万里,白云朵朵,远处那望不到尽头的块块田地,麦浪滚滚,金光灿灿,在微风的吹动下,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随波起伏,一片丰收在望,可随着广大农民朋友手里闪闪发亮镰刀的舞动,一片片麦田顷刻倒下,似座座小山堆放在麦场,精辟力竭的人们这时才可以喘口气,围坐在打麦场边的树阴下端起茶壶,拿起烟袋,纳着鞋底说着笑着,尽情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实际上在我小的时候,住在农村老家的我也多少经历过激烈的麦场大战。那个时期的人们粮食普遍还不太够吃,各家各户还以各种粗粮、杂粮为主,买面粉得拿着粮本去买,如果天天能吃上白馒头、白面条的话那也是很奢侈的事了。因此,一到麦收季节,农民们还是需要捡拾一些遗漏、散落在地里的麦子补充。到时,祖母也会递给我一只竹笼,然后把开水凉凉装进一只玻璃瓶后,瓶口用纸团一塞绑在笼柈上,让我和各家各户提着箩筐、竹笼的大人、小孩一样,在割过并耙过的麦地里捡拾落在地里的麦穗,我们一块地一块地的过,一行一行的拾,一穗一穗的捡,尽量多拾点拿回家补贴家里的口粮,有时候人家地里的麦子还没有全部拉完,大家只好站在地头耐心地等,人们两眼死死紧盯着驴车,眼看着地里的麦子装车拉完,只听一声:“快跑呀!解放了”,只见一大群男女老幼挎着竹笼蜂拥而上地跑进地里,顾不上栽倒被麦茬扎破漆盖血流不止,赶紧爬起来向前冲,就为能提前拾到大的、多的麦穗。
1979年3月24日,我结束了三年的农村插队生活,被招录到陕西省大荔县人民检察院担任法警工作。那时的法警工作是很辛苦的,当时的单位就是7、8个人,大家挤在两、三间能望见天的瓦房里办公,没有交通工具,没有通信设备,几只木椅木桌和二辆很旧的28型“飞鸽”牌自行车就是我们检察院全部的“家当”,送达传票、传唤当事人及送达法律文书时,不管路途多么遥远,路况如何,还是刮风下雨,道路泥泞,你都得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摇摇晃晃按时送到;返回到单位时不论是半夜几点,稍时休息调整后,你还得赶紧坐在钨丝灯泡下,用铅字打字机,在键盘上一字一字的敲打着蜡纸,完成着当天的各种法律文书和公文材料,然后用油印机印刷、装订、盖章,第二天接着又是送达;有时法院开庭时我们检察院的法警还要配合法院在法庭上站庭,有时还要往返走上几里路把疑犯从看守所提押到单位讯问,有时县上召开公捕公判大会,我们还要押解、游行、验明正身、死刑执行刑场警戒等。不像现在的法警们公事不多,工作很轻松、很舒服,工资、待遇又好。我们当年的法警除以上工作外,到了每年六月夏收的时候还有另外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夏收“安全保卫”。
“安全保卫”顾名释义不用作过多的解释,看文字大家会一目了然。我刚到检察院工作的那几年,每当到六月份进入夏收时,县上就会从各个企业单位,事业部门,尤其是从“公、检、法”三家抽调一批工作人员,参加农村的夏收保卫工作,不容置疑,我们检察院当属我年轻,何况又担任法警工作,这三夏保卫我不去谁去呢?每年轮到抽人时,我都会义不容辞,奋勇当先的报名,积极要求组织安排让我去。县上抽人从5月中旬开始,25号左右定名单,然后统一在县上召开动员大会,安排布置三夏工作,到月底前所抽人员必须到各包干的公社(当时对乡、镇的称谓)、农场报到。那时侯还有个惯例,每逢三夏农忙时,县上都会提前召开一次规模巨大的“公捕公判大会”,从心理上对犯罪分子以威严震慑,防止坏人破坏,确保三夏安全。
记得我第一年第一次参加三夏保卫是在段家公社,5月30日下午,我骑着自行车拿着单位介绍信来到公社,首先找书记、社长报到后,当晚书记安排我住在公社东北角一空闲的旧平房里,房子又黑又小又潮湿,一盏15瓦的灯泡照在乌黑油亮的砖墙上显的是那样的昏暗、无光,晚上各种报纸拼糊的顶堋上,无数只老鼠在用疯狂赛跑的方式欢迎我的到来,湿热的屋子里蚊虫到处横飞、讨厌的蚊子翁翁乱叫,那令我繁燥、不安的翁翁声好像是为我唱响动听的迎宾曲一般。哎!整个晚上我根本无法入睡,热情好客的蚊虫咬的我浑身是包,身上奇痒无比,没有任何办法,我只能用报纸在房间不停的扇动、挥舞,折腾的我浑身是汗,加上闷热的空气我酷热无比,无奈,我只好硬生生跑到房子门外站在开阔地稍做调整或返回房间坐在床边继续陪着情绪激动的老鼠和蚊虫坚持到天亮。
第二天一大早,迷迷糊糊的我便和公社其他干部一起被集中到大会议室,学习文件后,按片包干把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检查任务到组,安全责任到人,分配好以后我们各组就各人骑着各人的自行车出发了。记得我当时包的是段家公社的“打虎”、“东高垣”、“红旗”等七、八个村、组。我和我们组的队员们一起,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排成一长流,行驶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到村上后,把大队长和小队长一叫,共同来到麦场、仓库,检查麦场的安全防火措施,那时我们每到一个村、组麦场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肯定是“抓革命、促生产,誓夺夏粮大丰收”、“提高警惕,严防阶级敌人破坏活动”等政治口号标语,时代感非常鲜明。我们检查麦场周围放的水缸是否盛满了水,麦场周围是否堆放足够的沙、土,有无灭火器等灭火设施。整整一天我们冒着酷暑在几个村组转来转去,格外认真、仔细地做着夏收安全检查。有时到吃饭的时候,我们和农民群众一起蹲在麦场的树荫下吃大锅灶,拿着那热气腾腾硕大无比的“杠子”馍,从扫场用的扫帚上折下两根枝在衣服上来回一抹当筷子,就着一碗生洋葱伴黄瓜吃起来格外的香,饭后,再在麦堆旁的铁桶里舀一碗绿豆汤一冲,肚子鼓胀鼓胀的,啊!好不舒服。也有好多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或者需要检查的地方太多、太晚而误了吃饭,因此只能饿着肚子回到公社吃,可到公社时做饭的炊事员也早已下班回家去收自家的麦子,灶房里黑沽隆咚冰锅凉灶,要吃饭,只能自己解决了,因此,我也只好从蒸笼里拿几个冷馍,从面案底下的地上捡起几根生辣椒,用手一抹上边的灰尘,不管干净不干净,就蘸着咸盐喝点开水凑合着吃。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养成生辣椒就咸盐的吃法,那尖尖、细细的青辣椒蘸着咸盐吃到嘴里火辣火辣,但口感非常不错,实在感觉有点黄土高垣粗狂、火辣的“风味”,虽然辣的我满头大汗,舌头伸缩不停,手绢也被擦的快要湿透,可我还是愿意让继续它辣下去,我用“火”的热情慢慢品尝它带给我独特“辣”的感受,时至今日,辣椒蘸咸盐的吃法有时我在家时、在外地出差时也时不时的还会重新体验。
有的年度把你分到农村各公社参加“三夏”保卫,有的年度机会好的话则会把你分到农垦农场搞保卫工作,如果分到农垦农场那就是非常幸运了,必然那时的农场和农村相比的话条件实在是太好了,你到农场下去时首先会把你安排在农场团部的招待所住宿,招待所里有蚊帐、有风扇、有热水,有专门的服务员打扫清理房间,吃饭可以在团部招待所食堂买饭。如果下去检查,不管到那个连队,都不会像在公社的大队、小队那样吃很多的苦,农场夏收时的气氛也很热烈,不论你到麦田还是打麦场,你看那横幅高挂、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份、不同口音的农工们个个精神饱满,喜气洋洋,场区内一片浩浩荡荡、繁忙紧张的景象,两眼望不到头的麦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往来复去马不停蹄似地收割,打麦场里,女农工们把经吹风后黄灿灿的麦粒进麻袋,男农工再把麻袋扛往输送带机旁,一条条装满小麦的麻袋通过输送带缓缓进入粮仓。随着声声军号响起,吃饭了,那热闹非凡的食堂里,你来我往,拥挤不堪,食堂有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有大肉和土豆烧的回锅肉,有粉条青菜烩豆腐,还有香喷喷的大米饭,三、四个菜加高汤,饭量不限,尽情吃饱,成百人围在麦场边,蹲着的,站着的,大家边吃边聊,说说笑笑,十分热闹,即就是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很惬意、很留恋。
“夏收安全保卫”工作,这项当年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在那个年代年年如此,15年来我年年参加,基本跑遍了我们县的大多数公社和大队。那时收麦子基本都是人用镰刀割,农民们一大早起来进到麦地,男女老少弯着腰从早晨太阳升起割到晚上晚霞映现,累死累活也只能割上一亩多地,实在辛苦不说,而且整个夏收时间持续很长,一般年景都要在半个月左右,遇到天气打扰的话,也会延长20天甚至个把月左右。所以,当年我们这些夏收下派干部也是比较辛苦,不但在单位放假时(那时期都有夏收假)不能享受假期和家人、朋友团聚,而且还要冒着酷暑下乡,精神上和思想上也要承担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三夏安全防火最重要,不发生火灾是我们的核心。所以在整个三夏期间,各级都把防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有时包片的公社或村、组失火的话,包片干部就要被县上进行全县通报点名批评,严重的话甚至要受到处分。好在15年的夏收安全保卫工作中,我始终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配合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好干部的预防工作,做好麦场的检查工作,由于抓的细,抓的严,整个辖区内麦场防火没有出现火灾危情,很是万兴,因此,连续几年我都被县上评为“夏收安全保卫”先进工作者。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替代了古老的收割方式,整片整片的麦田在先进的收割机手的操作下,瞬间秸秆倒地,麦粒归仓。如今的街道上,公路上再也见不到随意碾嗮麦穗、持锨扬场,尘土飞扬的情景。
露水打湿了田边的小草,悠闲的人们三三两两踏着薄雾、迎着曙光在郊外轻步慢跑。站在城外的旷野放眼望去,古老的县城繁华似锦,生气昂然,一派现代化都市模样,城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工地上那高高的塔吊伴着晨光缓缓启动,它不知疲惫的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辛苦劳作”。晨练的我踩着水珠漫步走在农村的乡间小道,空气清新,果树飘香,麦穗泛黄,那熟悉、清淳的麦香扑面而来,“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的鸟鸣在遥远深处无数次叫响,虽然又是6月,又到麦收季节,可我再也体会不到过去三夏那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再也听不见广大农民朋友们、农工兄弟姐妹们在麦季里那趣味的打闹声和丰收喜悦、甜蜜爽朗的笑声。
如今的夏收,再也用不着我们那些“保卫干部”了。
(编辑:晓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