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 >> 文化建设 >> 详细内容
车的梦想
日期:2013-06-08 00:00  作者: 

车的梦想

上初中应该在1993年,那时农村一个乡镇才有一所初中,我所在的中学离家5里路。最怕的是冬季,早上冷就罢了,跑一跑还感觉浑身热乎乎的。回家要路过一片坟地,因为天黑得早,下课晚了就没了同伴,一个人走心里发毛,经常是风驰电掣般的通过。那天一不小心踩到崖边,土散了下去,我滚下了三米的土崖,树枝划破了脸,幸好小胳膊小腿都还没事。那时候,有辆自行车就成了我的梦想。

上高中了,因为县城离家太远,家里人省吃俭用给我买了一辆红旗28自行车。从家里到公路有2里的土路,一旦遇上下雨天,车子就得骑我了。上去登几步轮子就不动了,手里拿根树枝,边走便掏泥巴,有伞也没法打,坐在教室,我用体温暖干身上湿透的衣裳。

上大学时,每逢周末,当别的同学尽情享受大学校园的风花雪月时,我骑上自行车去做家教,周末两天,每天上午、下午各带一个家教,收入40元。几年时间,我几乎跑遍了大学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傍晚时间,坐在广场的台阶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能在这个城市有个安身之地,穿梭的车流当中有我一个,那就是我的梦想。

2003年大学毕业,我参加公务员考试被顺利录取,分配到外宣部门。成天给其他部门和同事做动员、下任务,但自己发不下稿子,我自惭形秽。于是向一位师傅请教,一天到晚不停的写,不厌其烦的让人家改。当第一篇稿子被报纸刊登后,我看到了希望,也激发了动力。公文、消息、散文、报道、评论、理论文章等等一起上,心有所想,眼有所见,笔有所写。领导说了一句话、单位发生了一件小事、群众给了一个核桃……这些芝麻大的小事,都是我写作的素材。因为生怕灵感稍纵即逝,有时半夜三更起来写稿子。从豆腐块消息到上万字的纪实文学,从内部刊物到《知音》、《家庭》等核心期刊……2006年我成家立业,妻子也是一名公务员,工作相对稳定。两年后我们告别了出租屋,有了自家的新房子。再两年后,我有了私家车。老家的路,已经成了“村村通”的水泥路面,每每开车回家,都会想起泥巴的小路,肩上扛着的自行车,不觉嘴角泛起幸福的漩涡。

革命的本色永不忘。周末我是“隐车族”,参加户外活动骑山地车,陪家人逛街坐公交,既经济环保又能锻炼身体。曾经的梦想实现了,但我的故事还在继续……(王维新)

 

 

 

 

(编辑:晓侠)
 

政协网站 政府网站 合作媒体 友情链接 检察网站 中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