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 >> 政法理论 >> 详细内容
理解宽严相济 也要解放思想
日期:2017-04-03 20:28  作者: 

理解宽严相济   也要解放思想

兴平市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  王晓玲

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是近几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司法政策的关键词。对此,相关研究人员及司法实践认为,宽严相济不是法律语言,还是提“执法必严”比较好;要用法律理念对待司法工作,严格依法办案,不能靠裁判者的主观心态擅自掌握对谁款对谁严。

这个理念对于正确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友善的,也是有益的。但对其中存在的一些疑虑,或有必要做些解释。第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在刑法上,是各种从轻、减轻和从重、加重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上,是逮捕等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适用上的严格限定;在司法解释上,高检院明确了具体的情形。第二,宽严相济作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刑事司法政策,对于体现刑法的谦抑品格,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勿容置疑的价值,因而它迟早可以上升为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第三,立法总结以往,执法面对当前。面对千变万化的客观形势,法律总是相当滞后的,一切等到条件成熟再去解决,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宽严相济与公正执法并不矛盾。高检院对宽严相济的三个层面解析得非常清楚,即 一是严格依法,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二是区别对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明确不同的宽严界限,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三是注重效果,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真正把握好了这三点,即使出现“弹性刑罚”,也不能归咎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因为真正的宽严相济,非但不影响公正执法,相反,只会促进执法的统一,维护法治的尊严和权威。因此,要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全面认识并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政协网站 政府网站 合作媒体 友情链接 检察网站 中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