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但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我市一些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山区县和群众,实现脱贫难度很大,是典型的“艰中之艰、难中之难”。为此建议:
一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把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向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倾斜,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要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和政策性保障兜底等工作,为战胜深度贫困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深度深、贫困规模大,需要投入的资金缺口巨大。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去啃“硬骨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最大限度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构建产业发展链条、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国有企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参与攻克深度贫困。要在政策、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强支持参与扶贫的机构组织和个人,为他们拓展扶贫空间,创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
三要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扶贫供给模式。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向深度贫困地区延伸金融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地区性的农村互助合作金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有效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四要切实做好特殊群体的帮扶工作。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对贫困人口中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三无”人员,可采取将财政扶持资金入股新型农业经营实体,贫困户享有参与分红权的形式,实现贫困户获得稳定的基本收益。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致贫的,要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激发自我脱贫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调动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 渭滨区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