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 >> 建言献策 >> 详细内容
关于对大荔“三产融合”发展的建议
日期:2017-08-24 15:47  作者: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破解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题、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我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和财政穷县,如何扎实推进三产融合,是“十三五”时期实现大荔“追赶超越”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以美丽乡村、城乡一体为抓手,在全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呈现出一些新的亮点:一是农业现代高效。把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全县共建成粮食、蔬菜、冬枣、黄花菜、畜牧、渔业等各类农业示范园区41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万亩以上园区9个、千亩以上园区23个),各类园区总面积24.97万亩,产值达21.5亿元,“现代农业看大荔”已成为全县的共识共动。二是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纺织服装、纸业板材、绿色化工、机械电子为支撑的新型工业格局。伟恒生物成功上市,陕富面业、德飞新能源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金正大诺贝丰、大荔牧原等一批项目陆续入园,共入驻企业52户,建成投产39户,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2016年11月,大荔科技产业园区已成功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是旅游迅速发展。同州湖国家4A级景区、东府水乡·同州里等建成运行,国家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批准设立。“丝绸之路·美丽大荔”国际马拉松赛、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陕西省竞走挑战赛、黄河金三角投资交流会等成功举办,“陕菜之乡”“陕商故里”获得命名,打响了“美丽大荔、周末之家”“坐着高铁游乡村”等旅游品牌。2016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5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4亿元,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三产融合度较浅。在做强第一产业的同时,二、三产业互动发展重视不足。大部分园区虽拓展了采摘、观赏、休闲等功能,但在科技创新提生产力、文化创意提知名度等领域缺乏深入探索实践,产业价值链未有效延伸,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二是带动主体强弱不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品牌农业等常规主体带动力较强,而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主体规模小、数量少、促融能力较弱,且多数农产品加工型企业以初级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三是经营者素质整体偏低。从农村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营者的管理、信息获取及融资能力较弱,专业职业化程度偏低;从农业科技支撑方面看,初级人才多,全身心投入农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较少,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一步加剧了青黄不接的态势。

三、对策建议

明确融合的关键在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我县农业生产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一些农产品也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缺乏深加工与市场营销的支撑,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这就要求在三产融合中,进一步加大工业加工与市场营销的力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围绕以农产品为资源的食品加工业加大投入力度,将产品初加工向深加工领域拓展。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较好,“民俗小吃街”“农家乐”“渔家乐”以及美丽乡村示范点已成为旅游热点,黄花菜采摘节、枣花节等也让农产品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商品,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要以此为契机,借助于现代营销手段,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明确融合的保障在政府的引导协调。一方面要加强示范引导。目前,我县三产融合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已出台,确定了朝邑平罗、冯村平王、下寨新堡、赵渡赵东,官池牡丹园等示范点,当务之急是加快试点项目建设,将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与各自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形成能复制、易操作、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好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最大限度的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激励。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进度快、作用发挥好的镇村和经营主体,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支持力度,通过财政奖补、税收优惠、通报表彰等形式给予适当奖励,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构建起三产融合发展的长效推进机制。(大荔县政协:付军智)

政协网站 政府网站 合作媒体 友情链接 检察网站 中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