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 践行孝文化
谱写和谐曲 共唱大同歌
------记大荔县朝邑镇霸一村的邢录全和他的兄弟邢普全“同吃一锅饭,共建一个站;有事看着办,有活一起干;经济粗略算,谁都没意见;从未红过脸,更没为过难;村民交口赞,堪称是典范”及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事迹
在物华天宝、八省通衢的秦东大地渭南市有一个沙苑文化的明珠村——大荔县朝邑镇霸城村。这个5000口人的大村子有一个平凡的生活着而为人处世又不平凡的人——他就是大荔县优秀共产党员,大荔县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大荔县科协代表邢录全。这个厚重朴实的西北汉子,年方57,身高近米八,体壮似铁塔,见人笑哈哈,他团结堂兄弟姐妹们践行孝文化,和谐相处,共创伟业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邢录全是农家子弟,有一股不服输的性格和浩气,一九七八年在四川当兵两次荣立三等功,被树立为“团学雷锋标兵”,率先加入党组织。退伍回乡后创办食品加工厂,重视质量,注重信誉,经济大翻身,1985年被共青团大荔县委授予“十杰青年”称号。他深信市场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于是沙底乡政府知人善任,1987年抽调他筹建沙苑造纸厂,并委任厂长。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他懂得企业的企字是上有人字下有止,是要把人才留下来停止在这里一同干事业才有效益的企业理念。一九九0年回村当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十多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小康示范村”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被选为县党代表。
二00七年他和同是退伍军人同是中共党员的弟弟邢普全遵循“抢抓机遇,互利共赢”的企业宗旨筹建“大荔县科协科学技术奶牛试范基地。”占地50多亩(约合35000平方米),现有奶牛420多头。其中自有奶牛150头,月产鲜奶4.5T,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壮大,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九户养殖户平均每户资产都在50万元以上,四户购买了私家车,并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在奶站这个大家庭中,个个都是主人翁,天天都有好心情。一家有事,全站帮忙,其乐融融。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身心都健康,永远都快乐。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一孝百事顺,所以就叫孝顺。邢录全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还尊老敬贤,孝敬叔父叔母,成为美谈。尤其是老人们,一提起邢录全,个个笑开颜,都说是好后生,事业能成功。
自从奶站建成后,邢录全兄弟俩就为来站取奶的老人们优惠提供优质鲜奶。两个叔父一年四季喝牛奶,多年来从未收取过一分钱,硬给也不要。偶尔因故未来取,还亲自送到家,还说喝奶和吃饭一样,已经喝上了一天都不能停。两个叔父以及两个姑姑、岳父都因大病在大荔西安住院治疗过,每个人都是他亲自送到医院。垫付医疗费,陪伴作完手术,安排稳妥后才离开。叔父感慨地对人说:“我录好,明事理,我这么个大家子不分你我,用钱用人,用车用牛咋个都行。录是老大,弟兄们都听哩,关键是录把事做到咓咧,没他们说的,都尊哩”。的确如此,邢录全弟兄们,姐妹们,妯娌们相互尊重,彼此关照,关系处理的十分和谐融洽,令人非常羡慕。
一提起邢录全,这些词就浮现在人们的脑际:勤劳、实干、厚道、稳重、谦恭、诚信、舍得 、做人低调、朴实无华,善于学习,乐于助人。 1996年霸城教学大楼筹建期间,他任筹委会主任,因资金短缺召开捐资助学大会,率先捐款1000元,共捐资11万多元,确保了教学大楼的顺利开工;
村上修路,汶川大地震、玉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邢录全积极捐款捐物,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把一份份爱心献给了灾区,共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之歌。在霸城邢录全是第一个建冷库的人,收购农产品(红萝卜等予以收放,调节市场……给农民和代办人都带来了收益。带动了地方经济,现沙苑地区的冷库比比皆是,光霸城村就有 10多户。引进红萝卜清洗机,这也是沙苑及全县乃至西北地区第一人。现在霸城及至沙苑地区凡有冷藏红萝卜的都引进了清洗机。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带来了经济收益。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红萝卜中转站、甘肃、宁夏等外省地都来这里清洗加工。红萝卜已成为这里的拳头产品,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凡建了冷库的,引进了清洗机的都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头人,都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他善于思考,捕捉信息,所引进的项目都是新生的。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具有前瞻性,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作为政协委员的邢录全,他能按时参加政协的各种会议,积极地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他经常与大伙拉家常,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在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和提案,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在今年的十三届政协全委会期间,他撰写的《关于维修石槽至沙底路的建议》提案已被县政协提案委转交县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将大大方便当地群众的出行。(大荔县政协:付军智 王生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