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光伏产业发展推动我县精准扶贫再上新台阶的建议
优势: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 之一,通过利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产生连续稳定的收益,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让贫困人口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是解决长期脱贫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县贫困户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致贫原因主要表现为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没有可持续的产业作为收入途径。而光伏扶贫具有“绿色扶贫”、“造血扶贫”、“产业扶贫”、“可持续扶贫”四大显著特点,非常适合在贫困户广泛推广,通过发电增加收入,能给贫困户提供一项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新途径。综合全国各地经验,光伏精准扶贫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户用光伏发电扶贫。利用贫困户屋顶或院落空地建设的3至5千瓦的发电系统,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二是村级光伏电站扶贫。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至300千瓦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三是光伏大棚扶贫。利用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现有支架建设的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和贫困户共有。四是光伏地面电站扶贫。利用荒山荒坡建设10兆瓦以上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所有,之后企业捐赠一部分股权,由当地政府将这部分股权收益分配给贫困户。
现状:
目前我县部分农村地区正在推行户用光伏扶贫项目,但据了解,目前农村村民愿意安装光伏发电的农户很少,村民们对此利国利民、有利环境的新生事物仍心有疑虑、观望等待。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农民对光伏发电了解甚少,对光伏发电所产生的收益能否达到宣传所称的指数表示怀疑或者心中无数;二是模式单一,社会资本投入热情不高;三是心存顾虑。大部分农民担心安装发电后,一旦出现故障,维修人员能否及时到位,维修经费如何分担,收费有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当多余的电量出售给电网后,售款能否及时取回,如若遇到纠纷,谁来
维护农户的权益等等。 问题: 一是启动资金缺口较大。无论哪种模式,光伏扶贫的初始建设投入都较大。以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模式为例,每户的一次性投入在3万元左右,假设给一个自然村50户安装,总投入就要在150万元,其中贫困户负担40万元左右。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贫困户难以承担。 二是管理难度大。由于光伏扶贫项目小、分散广、施工企业多、资质参差不齐等特点,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后期运维难以保障。部分承接光伏扶贫项目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和服务网络问题,使未来25年的运维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
四是贫困户收益难以保障。部分地区出现了低价承接光伏扶贫项目的现象,难以保证项目质量、国家扶贫资金效益和贫困户收益。
建议:
为进一步创新光伏扶贫项目投融资体制,提升扶贫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绩效水平,大荔县应在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模式上率先探索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光伏扶贫中的最大难题是资金,根据部分企业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探索形成了4种比较成功的“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模式:一是扶贫资金+贫困户银行贷款。即政府出资70%,政府担保、贫困户从信用社贷款30%。二是扶贫资金+企业垫付。即政府出资80%,企业垫付20%,后期贫困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企业。三是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即由地方财政配套,贫困户没有负担。四是扶贫资金+地方投资公司垫付。即政府出资70%,当地投资公司垫付30%,后期贫困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投资公司。以上4种模式,顺利解决了贫困户需要承担的8000元左右初始投资,用3年左右的发电收益还清贷款,之后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每年3000元以上发电收益,实现脱贫。综合我县实际情况,建议大力发展第二种模式即扶贫资金+企业垫付。即政府出资80%,企业垫付20%,后期贫困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企业。
为鼓励社会资本的积极投入,提高我县户用光伏产业精准扶贫成效: 1、请县委、县政府指导金融机构出台光伏扶贫金融政策,由承建企业统一对接金融机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2、请县扶贫办选择一批有实力、有经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统一规划管理,统一包干实施,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后期运维。 3、简化光伏扶贫项目流程、加快并网和补贴发放。解决土地、林业、电力等部门相关规划或文件不统一等问题,实现有效衔接、配合顺畅,促进光伏扶贫项目顺利实施。现状:
4、加强宣传引导,要让农民了解光伏发电基本知识,明白采用光伏发电确实利国利民。
5、制定并实施《农村推广应用光伏发电管理办法》,让农民做到心中有数,遇到问题有法可依,依规行事。
6、在空地、荒地资源较多的贫困乡村,政府可扶持建设村级光伏发电场,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既能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又壮大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同时也为推广农村光伏发电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大荔县政协:付军智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