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 >> 社情民意 >> 详细内容
关于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建议
日期:2020-07-14 07:17  作者: 

关于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当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即将全面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稳定脱贫成果,关键是做好精神脱贫。只有从根本上去影响和改变贫困户精神的贫困,群众自身具有强烈的脱贫内生动力,有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内在自觉性,才能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量,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做好精神扶贫,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全社会精神扶贫意识。当前扶贫工作是全社会总动员,大家都尽物力、财力、各种经济帮扶政策共同发挥作用,以促使贫困户尽快脱贫。更要关注其贫困户的思想状况,多与贫困户聊聊天、谈谈心,多触动思想顽疾,激发主观能性。媒体传播上也要从多方面给贫困户传递思想价值的正能量,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提高收入,营造良好精神扶贫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去培养他们自信、自尊和自强自立。

二、提升扶贫干部精神扶贫能力。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要摈弃精神脱贫看不见的思想,牢固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既对困难群众的经济帐明明白白,又充分了解每一个贫困户的思想状况,知道他们的思想坎在哪儿,问题出在哪儿。坚持分类施策,对于身体有疾病的群众要增强他们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消极倦怠群众,要找到他们兴趣点和关键点,以点带面,重塑他们生活的信心和热情;对趋利等要群众,要坚持说服教育,正确引导;对富裕小康型农民,要教育引导他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积极回报社会,带动他人致富。

三、扶贫政策有帮扶,更要有鞭策。扶贫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要有催其奋进、优生劣汰的制度供给,通过有效手段增进激励机制,规避“等靠要”思想。比如产业扶贫,贫困户通过勤奋劳动把产业发展的更好,得到政府更多资金扶持,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比如公益岗位,贫困户如何通过更加辛勤的付出,通过按劳分配的激励管理,得到更高的工资收入。除却“老弱病残”等客观困难外,但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必须参与进来、向上向好,让贫困群众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引导一些懒惯了穷惯了的人看到自力更生的付出换来的较大回报,看到相同情况的邻居、朋友亦或亲属有了改变,自觉动手,自然就能够聚合思想、主动作为。

   四、大力培育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理念,培养农民健康生活的理念和习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好子女以及乡贤能人的评选表彰,把好人好事找出来,用先进带动后进。采取最具乡土气息的村民会、大喇叭、红黑榜、励志墙等形式进行宣传,传播身边正能量。制定具有乡土气息的村规民约,展示传承好家风好家训,通过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理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引导农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崇尚正能量。(陈仓政协)

政协网站 政府网站 合作媒体 友情链接 检察网站 中省政协